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题要求,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十三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任务和对教师教育的总体要求,以及院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新型师范学院的战略目标,在总结“十二五”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十二五”主要成绩

 “十二五”时期是我院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院党政团结带领全院师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顺利实现学院转设更名。20135月,经教育部和省政府批准,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校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溧水校区项目被列为江苏省重大项目。一次性获批土地指标940亩,校区总规模确定为1201亩。20151221日举行奠基仪式,项目建设正式开工。办学质量层次得到提高。201511月落实全日制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实现研究生教育零的突破。以争取高层次奖项、高水平课题、高额度经费为重点,强化科研管理和建设,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干训师训优势不断彰显。“教育部—中国移动”“长三角”“京苏粤”等干训项目和“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培训”“送培到市(县)”“京苏粤浙”等师训项目形成了江苏品牌。干训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培训基地。国内外合作交流逐步扩大。先后与淮安市以及南京市有关区政府签署教育战略合作协议。新增10余所境外合作单位,与俄罗斯莫斯科州国立大学共建“汉语暨中国研究中心”、“俄语暨俄罗斯文化中心”。党建群团工作成效显著。召开新一届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纪委。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先后获评“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

表一:“十二五”主要发展成绩

主要发展成绩

2010

2015

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数

6065

8031

本科专业/自主招生本科专业

20/0

26/13

招生范围

江苏省内

全国13个省区

省级以上卓越教师培养工程项目

0

2

省级品牌专业

0

1

省级特色、重点专业

4

9

省级精品课程

6

9

省级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和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


0

3

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5

7

省级教改课题

2

18

省级精品、重点教材

1

6

实验实训室

132

156

馆藏图书数

78.3万册

85.3万册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4492.2万元

5931.2万元

毕业生协议就业率

32%

92%

国家自科/社科基金项目

1/0项(十一五)

9/6项(十二五)

省自科/社科基金项目

0/4项(十一五)

6/14项(十二五)

省高校自科/哲社项目

3/13项(十一五)

22/65项(十二五)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0

1

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0

1

科研到账经费(当年/五年)

49.4万元/81万元

124万元/751.3万元

专任教师总数

262

369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数/正高人数

101/26

169/32

专任教师博士学位人数/比例

36/13.7%

105/28.5%

(二)“十三五”发展环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教育综合改革的高度对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江苏省“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教育现代化为统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这些都为“十三五”时期我院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全面实施,对师范院校的办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师范院校走向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对我院事业发展如何精准定位、保持定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十三五”期间,我院要接受“三大评估”:2017年起每年都将接受几个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2016年—2018年将接受省师范类专业认证评估;2020年将接受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对照评估指标体系,我院在教师队伍、教学条件、质量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大力度,扎实推进。

在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的同时,我院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进入普通本科学校序列的时间不长、起步较晚,目前仍面临着外延发展和内涵建设双重任务;二是从数量和质量来看,师资储备不够,缺乏在业内有影响、有权威的领军人物;三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薄弱、经验不足,专业拓展能力不强;四是办学理念、思想观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还不能适应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五是自身财力有限,利用社会资源筹措经费的能力不足。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理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密围绕我省着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以及建设教育强省的宏伟目标,主动融入江苏经济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全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实施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为重要引领,以建设江苏最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为主攻方向,以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重点,以加强党的领导为坚强保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整体实力,为服务江苏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实现我院“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内涵、特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根据江苏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新理念、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内涵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遵循普通本科教育办学规律,提高规范化办学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坚持特色发展。进一步彰显“教育科研引领、职前职后融通、实践取向鲜明”的既有特色,并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在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探索形成新的特色,以特色求生存、上层次、创品牌。

 ——持开放发展。充分利用和拓展社会资源,构建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和高校“三方协同”培养机制和创新创业共同体,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深化开放办学成果。坚持教育对外开放,双向交流、合作共赢,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持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以教师为本,人才培养以学生为本,紧紧依靠师生,自觉服务师生,尊重师生的首创精神,不断改善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使全体师生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二)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我院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大力实施教学质量、科研提升、人才强院、培训优化、校区建设、国际合作等各项工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中发挥应有作用和积极影响。完成溧水校区建设。以良好成绩通过普通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权、省师范类专业认证、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等各项评估。将学院建设成以“教育科研引领、职前职后融通、实践取向鲜明”为特色、以培养小学和学前教育本科师资为重点,以服务江苏基础教育为担当,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专业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有特色新型师范学院

 “十三五”期间我院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1.人才培养。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规模达到10000人,全日制教育硕士联合培养规模逐步扩大。毕业生协议就业率达95%以上。普通本科专业数增加到30个。新增省级重点专业3个、实验教学示范(实践教育)中心4个、优秀教学团队2个,新增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项(其中国家级2项)。全部师范类专业如期通过师范专业认证评估。

 2.科学研究。35个研究领域形成省内比较优势和一定影响力。新增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重点建设实验室(研究中心、工程中心)1—2个、省部级以上项目50项、专利申请100项,新增省部级以上奖项5个,其中国家级奖项力争实现零的突破。学术论著数量每年递增20%5年院外立项到账总经费达到1000万左右。

 3.师资队伍。专任教师总数达到550人左右,生师比控制在18:116:1之间。专任教师中,高级职务比达到40%,其中重点学科高级职务比达到55%。引进博士150名,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使专任教师博士学位比达到60%。引进30名左右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稳步提升具有1年以上境外研修和基层挂职经历的教师数量和比例。

 4.教育培训。5年内组织完成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培训1.5万人次、教师培训(含网络培训)70万人次。加强组织管理、基地体系和课程资源建设,巩固现有优势,培育培训品牌,将干训、师训中心建设成省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培训基地。

 5.办学条件。完成溧水校区建设工程,完善教学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校舍总建筑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左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亿元,馆藏图书达到100万册,各项指标达到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合格标准。加强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智慧校园建设。

 6.国际交流。新增境外合作单位15个以上。做好工作机制构建、师资队伍配备、办学资源调整等工作,力争实现留学生教育零的突破。开展与国外高校间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提高本科生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的比例,拓宽师生访学留学渠道,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表二: “十三五”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主要发展指标

2020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

10000

独立招生本科专业

30

省级重点专业

新增3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

新增4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新增2

省级以上教改课题

新增20

毕业生协议就业率

95%以上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新增2

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工程中心)

新增1—2

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新增50项以上

省部级以上奖项

新增5

五年科研到账经费

1000万元

学术论著数量

5年每年递增20%

专利申请

新增100项以上

专任教师数

550

博士引进数

150

专任教师高级职务比

40%

重点学科高级职务比

55%

专任教师博士学位比

60%

干训规模

51.5万人次

师训规模

570万人次(含网培)

校舍总建筑面积

40万平方米

教学仪器设备值

1亿元

馆藏图书

100万册

三、工作重点与举措

(一)推进教学质量工程

主动对接省优势、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建设计划,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实践取向、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做好各项教学工作迎评准备,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挑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优化专业结构,加快内涵建设。积极发展师范类专业,稳健发展应用型非师范专业。形成涵盖主要学科门类、师范类专业为特色、应用类专业比例适当的专业结构,初步构建与一级学科相匹配的专业群。以省级品牌专业和省校两级重点专业建设为抓手,强化专业内涵建设,重点建设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努力打造教师教育高地。以全日制教育硕士联合培养为契机,逐步拓展合作院校、招生专业和培养规模,逐步完善制度体系和导师队伍,为适时独立申报研究生培养资质奠定基础。

 2.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深入实施国家和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构建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和高校“三方协同”培养机制和创新创业等共同体,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培养新模式,为师范类专业全面开展卓越教师培养积累经验。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与方法。推进教学方法变革,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立教学改革研究和推广基地,评选教改创新课程,举办石城教研论坛,突出苏派教育特色,实施并完善本科生“双导师制”。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课题和创业孵化基金、中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3.改进专业管理,构建长效机制。依托两级教学管理架构建立学校宏观指导、二级院部具体管理的两级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发挥校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学委员会职能,建立校外专家咨询制度,完善专业建设任期目标责任制、专业带头人及其任期考核制、专业设置论证和申报机制等。完善教学评估机构,充实评估专家资源库,完善专业建设标准和评估机制。对全部本科专业开展质量评估,发布两级专业建设年度质量报告。扎实做好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师范专业认证评估等迎评准备工作。

 4.加强硬件建设,提升实训水平。整合现有实验实训资源,推进关联专业资源共享,建设高水平实验实训中心,新建专业实验实训室5.5万平方米,力争新增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4个。开展实验实训教学水平评估和规范化建设。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按每个专业不少于10个的配备标准,新增一批三方协同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重点加强溧水区附属学校、江宁区附属幼儿园等基地的指导服务和合作共建。

 5.完善保障体系,提高培养质量。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完善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校级教学督导团队和二级院部教学督导小组,发挥二级院部的教学研究和质量保障功能。健全质量标准保障体系,建立由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教学运行质量、学业成绩考核质量等核心指标构成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完善主讲教师资格审查制度。健全评估反馈体系,完善教学管理质量评价机制,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完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

(二)推进科研提升工程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人才队伍培育为重点,以科研平台建设为基础,以项目申报为抓手,扎实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力争实现高级别研究项目、高额度资助经费、高层次成果奖项等一系列发展目标,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1.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主动对接公共服务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结合办学基础,聚焦服务面向,抓住普通本科学校“应用型转型”的机遇,推进一级学科建设。通过参与产学研联盟、加强校际或校地合作等形式,探索人才培养新增长点。加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和校级重点学科遴选培育,力争新增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培育校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在具备条件的二级院部探索建立学科 “校政企共建共管”机制。

 2.构建科研平台体系。通过企业投资捐赠、生产化实训、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建设一批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基地和工程实践中心。力争新增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的省级、校级和院部三级学科科研平台体系。实施自然科学类特色学科战略和人文社会科学类优势学科战略,对优势特色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予以重点配套资助。

 3.加强项目申报组织。以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为重点,做好各级纵向课题申报、指导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院外科研经费和课题立项层次双增长。着力提升学术论著数量和质量。力争总数在原有基础上每年递增20%、在SCIEISSCICSSCI等国内外权威检索收录的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和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每年递增10%。强化科研成果培育,提高省部级科研奖项的数量和质量,力争在人文社会科学省部级一等奖以上奖项和自然科学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4.拓展学术交流空间。完善并细化学术会议资助管理机制,为教师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做好服务。在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学术交流的同时,积极承办省级学术会议和论坛活动,创造条件承办国家级学术会议,进一步活跃学术气氛、提升学术声誉。

 5.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通过改革科研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科研创新活力。鼓励申报发明专利,推进应用型专利申报,继续支持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以与淮安市、溧水区、浦口区、鼓楼区等地方政府开展教育战略合作为抓手,探索试行“协同创新计划”,在特色领域探索与政府、科技园区、企业单位和基础教育学校合作共建,促进培养、培训、科研等各类成果转化,不断增强科研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支持挂靠我院的省陶行知研究会、省教育书法协会、省中华诗学研究会等开展工作。

(三)推进人才强院工程

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构建梯队、保障重点、形成特色”为主线,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组织领导,对人才引进培养开展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探索建立与聘任制相适应的人才队伍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完善两级分配、岗位设置和聘任等制度。健全师资队伍建设责任体系,落实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分工合作的机制。建立符合实际的职称评审机制和各类人员退出机制。完善人才队伍投入保障机制,力争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

 2.加大师资引进力度。扩大师资队伍规模,优化学缘地域结构,确保生师比符合各项评估指标。扎实推进博士化工程,引进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博士充实教师队伍。优先引进正高职称、学术水平高、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型教师和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培育省级以上学科团队。

 3.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工程建设,结合重点建设学科、发展前景较好的新兴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需要,培养50名校级学术带头人、80名优秀中青年骨干。开展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名师遴选培养,建成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力争在省级“教学名师”培养上取得突破。鼓励和支持40岁以下教师和科研人员全部取得博士学位。

 4.突出队伍建设导向。实施国际化工程,每年安排15名以上教师赴境外研修,并鼓励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赴境外研修,使专任教师中具有1年以上国外、境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15%左右;每年安排10名左右的中青年教师到中小学幼儿园和企业从事至少1年的基层工作实践,努力培养一批在基础教育界或相关行业内有影响被认可的专家。

(四)推进培训优化工程

加强组织管理、基地体系和课程资源建设,巩固现有优势,培育培训品牌,构建开放高效的培训新格局,全面提高培训水平。

 1.优化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干训中心、师训中心在全省干训师训中的协调、管理、指导、服务、咨询功能。在教育厅师资处的支持下,建立并完善江苏省干训、师训专家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实培训专家库资源。加强培训决策咨询、业务指导和制度建设,推进培训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培训需求调研、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建立高效培训管理机制。建立培训计划备案审查、督查评价和学分管理等制度。

 2.提升培训层次。完善省级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培训立体网络、管理系统和资源库。着重做好教育行政干部、骨干校长和培训者培训,重点完成“卓越校长”和“卓越教师”培训计划。以“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培养工程”“长三角名校长高级研修”“京苏粤优秀中青年校长高级研修”和“京苏粤浙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全省乡村教师“领雁工程”等为龙头,以面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段为重点,加强培训管理者、校本研修骨干培训。5年内组织完成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培训1.5万人次、教师培训(含网络培训)70万人次。

 3.创新培训模式。以满足培训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建立模块化、可组合的培训课程体系,评选并推广一批精品课程和优秀课件。大力推进培训模式改革,探索多元化、个性化培训。开展培训研究,启动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深化“研训结合、以研促训”模式创新,以研究成果指导培训实践。

 4.完善网络平台。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开发远程培训资源,加强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构建远程培训网络体系,提升培训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完成中小学各学科网络培训课程开发建设,促进优质培训资源的共享,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5.打造专业团队。着力打造一支兼具国际宏观视野和基层实践经验的专业化培训团队。鼓励和支持培训团队“走出去”,大幅度提升培训者赴国(境)外高水平院校和培训机构研修的比例;引导和帮助培训团队“沉下去”,建立完善培训者定期赴基层中小学、幼儿园和教育行政部门挂职锻炼制度。进一步加强干训师训中心人才引进力度,形成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团队,不断提升培训研究、管理、指导、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6.拓展培训领域。充分利用我省基础教育资源优势和已有教师发展平台,积极寻求与省内外教育行政部门、国外相关大学有关校长、教师和培训管理者的培训合作。深化与淮安市、鼓楼区、浦口区等地方政府的培训合作与课题研究。

(五)推进校区建设工程

根据事业发展的总体需要和二级院部发展的具体要求,体现绿色、节能、环保、生态的理念,科学规划校区学科分布和功能定位,为师生学习、生活和未来事业发展创设良好环境。

 1.科学规划功能布局。保留草场门校区,置换小行校区和浦口校区,在南京市溧水区建设功能齐全与外观美化并举、现代气息和文化积淀并存的现代化、园林化、智慧化的新校区。溧水校区主要承担大部分本科教学任务,草场门校区主要承担少量本科教学任务和研究生、留学生教育,开展教育培训、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

 2.扎实推进校区建设。在2015年底完成征地工作、项目前期报批手续和相关招标工作,建设项目全面开工的基础上,2016年起进行基础工程和校舍建设;2017年底或20186月前建设完成30万平方米校区工程,首批学生入住,教学、科研和行政单位整体迁入新校区。

 3.全面改善基础环境。扩大校舍总量,校舍总建筑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提高绿地覆盖率,其中溧水校区达到40 %以上,草场门校区达到30%以上。改善办学条件,草场门校区办学设施参照溧水校区建设标准进行提档升级,为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创设优美环境。

 4.加快建成智慧校园。完善以统一身份认证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办公自动化、安全监控、校园广播、数字图书信息、远程教育等公共服务系统,推进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真正推行并完善“校园一卡通”,构建完成以“互联网+”为特征、覆盖两个校区的智慧校园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智慧校园对驻地和社会的辐射力。

(六)推进国际合作工程

积极开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教育、学术和培训交流,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教育、科研和培训的国际化水平。

 1.加大学生境外学习选派力度。完善个人申报、院部推荐、职能部门审核、学校选派等工作规程,完善学分互认、定期交流等机制,拓宽学生对外交流渠道,大幅提升在校生中具有半年以上境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

 2.探索开展留学生教育。筹备组建国际教育学院,争取政策支持,探索有效渠道,实现留学生教育零的突破,并逐步扩大留学生在全日制在校生中的比例。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组建适应培养留学生需求的语言文化和专业教师队伍。

 3.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争取与多所境外高水平大学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利用其优质教学资源,学习其先进管理经验。积极拓宽中外合作办学渠道,在3—5个本科专业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不断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机制。

 4.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国际合作单位数量和项目影响,以合作共建汉语暨中国研究中心、俄语暨俄罗斯文化中心等为切入点,做好境外高校合作项目。加大院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力度,提高学术研究和学术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四、保障条件与措施

(一)坚持从严治党

坚持党建工作的先导地位和引领作用,把握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着力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思想组织保障。

 1.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努力把握新形势下普通本科学校党建工作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机制。探索建立重大决策记名制、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推进党务公开,分层建立党组织党务公开目录,创新党员民主参与的形式和路径,提高党员民主参与的便捷性和有效性。探索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工作制度,不断增强党务工作透明度与公信力。

 2.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会议事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执行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坚持并完善党员代表大会制度、党代表任期制和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三会一课”制度。贯彻落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素质。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基层组织活动内容方式,创新党建工作激励导向机制,创新党员发展和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党建工作信息系统建设。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关键,进一步提升干部整体素质。按照党管干部原则,把握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提升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整体素质。加强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提升干部培训水平和质量。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切实执行“六项纪律”。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追求道德高线,守住纪律底线。保持反“四风”、正党风、反腐败、倡清廉的战略定力。进一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做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做好溧水校区建设专项预防,确保“工程优质,人员优秀”。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揭示风险隐患,推动问题及时有效解决,提高学校治理能力。

(二)创新制度体系

深化高校治理方式改革,健全两级管理体制,鼓励二级院部大胆探索实践,激发办学活力。强化服务职能,推进民主管理,维护师生权益,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1.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建立“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体制机制。推进院务公开,提升依法治校水平。贯彻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制订院学术委员会章程及相关制度,保障学术委员会在教学、科研等学术事务中有效发挥作用。修订完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章程》,处理好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的关系,努力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根据科学高效的原则,制定并实施机构编制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机关职能,减少管理层级,精简机构,强化服务;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二级院部管理自主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经费筹措和管理等方面逐步下放管理权限,探索建立统分结合、规范高效的两级管理体制。

 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和保障机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杰出人员奖励机制和教师退出机制。完善教师考核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兼职、返聘、外聘教师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人才队伍管理。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投入力度,围绕人才引进与在职队伍建设,统筹考虑各类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4.创新学生管理机制。紧扣现代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特点,强化日常管理和服务。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提升班级管理、社团指导、活动组织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校、院、班”心理健康三级网络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水平。

(三)弘扬大学文化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为指导,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校风建设为抓手,弘扬60多年来积淀的人文传统,努力培育和发扬具有时代特征和师范特色的大学文化。

 1.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依托思想政治研究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研究,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理论成果。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等手段,打造数字化理论学习平台,丰富理论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师生员工理论水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青马工程”培训实效,鼓励大学生开展理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

 2.强化职业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目标,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先进典型为示范,以“全国师德实践与创新基地”为载体,深入推进师德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坚持塑“两代师表”,培育特色鲜明的师范文化。以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以倡导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为原则,不断完善教学道德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大力开展学术诚信教育,以“零容忍”态度对待学术不端,实行学术道德失范“一票否决制”。

 3.凝炼大学文化内涵。对办学传统、历史文化、校歌校训等精神文化的内涵进行认真挖掘梳理,使之成为凝聚全体二师人的“文化内核”。加强载体建设,整合优质资源,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和覆盖面。积极开展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成立大学生文化艺术中心和管弦乐团(民乐团)、合唱团、书画摄影联盟等相关团体,打造一批格调高雅、具有一定文化影响力的艺术品牌项目,并为其服务社会提供有力扶持。通过校园文化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逐步形成具有二师风格和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4.提升文化环境品位。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提升校园建设的文化品位。实施校园形象识别系统(UIS)二期建设工程,突出学校形象建设的文化元素。加强学术讲座、报告的整体策划与管理,着力打造“石城讲堂”等若干体现学校特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讲座。加大校友文化的培育力度,优化学校外部环境。加大学校对外宣传力度,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大力推进各具特色的学院文化、班级文化和体育文化建设。

(四)完善条件保障

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依法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条件经费保障。

 1.增强经费筹措能力。多渠道筹措经费,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和政府主管部门专项经费的支持,通过争取捐赠、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及合作办学、深化产学研横向合作等方式,增强经费筹措能力。稳步发展教育服务,争取教育资源利用回报率逐年增长。依托教育发展基金会广泛筹措办学经费。完善经济目标责任制,提高校办企业效益和贡献率。加强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建设,充分用好各种教育资源。

 2.科学配置使用资源。保证重点建设资金的投入,将财力资源集中投向对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有发展潜力、能够产生显著效益的建设项目。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统筹管理,使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管理。

 3.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完善校园报警救助服务体系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校园秩序和防控体系及重点要害部位的规范管理。引进科技创安硬件设施,建成中央视频监控中心,集成监控、报警、消防等子系统并覆盖全校,实现快速联动及反应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4.完善后勤服务保障。完善校办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资产经营总公司和下属公司的规范运作。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构建管理精细、服务规范的后勤保障体系。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构建和谐、舒心和便捷的师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推进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和节约型校园建设,建好水电节能监管平台,形成节能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5.提升民生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体现分级分类管理和岗位绩效的分配体制,建立健全教职工收入水平与我院事业发展联动增长机制。切实关注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切实解决青年教职员工的实际困难,切实改善教职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